2007印尼达拉湾潜水之行 文/图/孟为 Story & Photo by Richard
(三)生命之歌 这次在印尼达拉湾有幸拍下了这组珍贵的镜头。 这是一种奇异的水下生物,叫Jawfish,中文名叫“颌顎鱼”。它属于后颌鱼科 (Opistognathidae ),因长相及生活习性与虾虎鱼类似,所以常常被误认为虾虎鱼。如Yellowhead jawfish在台湾的俗称就是『金头虾虎』,在香港被称为『美国古B』。 Jawfish在全球的热带、温带海域均有分布,主要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浅海砂石海底。成年的jawfish体长12-15公分左右,它们长着一张大嘴和一双大眼睛,几乎占据了整个脑袋(我们个它起名叫“ET”)。它们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双颚在砂石地上挖出藏身的洞穴,然后一辈子就生活在这里。平时在洞口附近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或微小海洋生物,一有风吹草动,便迅速缩回自己的洞中。 然而,Jawfish最奇特的地方在于:它是用那张大嘴来哺育后代的——在嘴里孵化小鱼,并且这一工作是由雄鱼来完成的。据说雌雄jawfish在洞中完成交配后,雄鱼便用嘴将受精卵收集起来,在嘴中将卵孵化。 在达拉湾,每逢满月过后4、5天,便是Jawfish爸爸将鱼宝宝从自己嘴里吐出,放他们去自己闯天下的日子。这次我们“十一”过去正好是“中秋”过后没几天,能有机会拍到这样精彩的一刻,激动的心情当然溢于言表。 但是,要想成功拍到这样的画面也并非易事。导潜告诉我们困难有三: 1) 鱼爸爸吐仔的时间是凌晨5点45分。是的,您没看花眼,就是05:45,非常准时。因此,拍照的人必须5点半下海,迅速找到机位,准备好拍摄。 2) 吐仔前如果受到惊吓,鱼爸爸便会决定当天罢工,我们就会白跑一趟。 3) 吐仔的全过程也就持续两、三分钟,所以动作要快,才能把握住机会。 第一天,我们按时下水,在导潜的带领下找到了目标(其实就在jetty下面没多远)。一阵兴奋过后,便是耐心的等待。结果,啥也没有发生。据导潜讲,鱼爸爸只在05:45-06:00左右“干活儿”,过了这个点儿,今天就没戏了。我们只好怏怏而归。 第二天,导潜说好为我们每人各找一条jawfish来拍,以免互相干扰。但由于某些同学磨蹭,我们4人没能准时下水。我匆匆找到前一天的位置,示意导潜:我已就位。却见他手舞足蹈的,不知是啥意思。我趴在那里,大气儿不敢出地盯着洞里那“ET”,他也瞪着两个灯泡儿似的眼睛盯着我,名副其实的“大眼儿瞪小眼儿”。可能是这条鱼爸爸故意要考验我的耐性,当天死活还是没给我吐出来! 上岸后导潜讲,他刚一下水就看到一条鱼爸爸在吐仔,可叫了我们半天也没人理他。听完,我肠子都悔青了。据导潜讲:汉斯同学运气超好,身边有两条jawfish吐仔,可当他举着相机对准A时,A不吐,B却在一个劲儿地吐。等他转过身来将镜头对准B时,B已经吐完,A却开始狂吐。呵呵,联合起来拿汉斯同学开耍啊。 第三天,最关键的一天!因为只剩下一条还没吐仔,无论如何也要把握住机会!我们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,提前20分钟下水,提前进入战斗状态:三台相机各自找好位置,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。也许我们来得太早,洞口空空如也,鱼爸爸可能还没起床。过了大约10分钟,终于看到那个熟悉的小黑脑袋和架上面的两个大眼睛探出洞口来,再瞧瞧那张大嘴里,满满的鱼仔都快把嘴撑爆了——哈雷路亚! 选好位置: 调整角度: 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(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),所有目光都聚焦到ET的嘴部。只见ET的身子越来越向洞外探出,嘴张得也越来越大,嘿嘿,今天有戏! 突然,ET的大嘴张到已经不可能再大的角度,作出了几次呕吐状的动作。哈哈,这就是鱼爸爸吐仔的前兆啊!三台相机的闪光灯一阵狂闪,抓住了一个个的瞬间。当鱼爸爸第三次呕吐动作开始的时候,我们终于看到了小鱼宝宝一条条地开始从他嘴里飞出来,确切地讲是被“喷”出来 ——新的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诞生了! 看到鱼宝宝了吧: 还真不少啊! 各就各位...... 预备...... Action! Action,again! 生命之歌 返回《2007印尼达拉湾潜水之行》目录
(三)生命之歌
这次在印尼达拉湾有幸拍下了这组珍贵的镜头。 这是一种奇异的水下生物,叫Jawfish,中文名叫“颌顎鱼”。它属于后颌鱼科 (Opistognathidae ),因长相及生活习性与虾虎鱼类似,所以常常被误认为虾虎鱼。如Yellowhead jawfish在台湾的俗称就是『金头虾虎』,在香港被称为『美国古B』。 Jawfish在全球的热带、温带海域均有分布,主要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浅海砂石海底。成年的jawfish体长12-15公分左右,它们长着一张大嘴和一双大眼睛,几乎占据了整个脑袋(我们个它起名叫“ET”)。它们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双颚在砂石地上挖出藏身的洞穴,然后一辈子就生活在这里。平时在洞口附近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或微小海洋生物,一有风吹草动,便迅速缩回自己的洞中。 然而,Jawfish最奇特的地方在于:它是用那张大嘴来哺育后代的——在嘴里孵化小鱼,并且这一工作是由雄鱼来完成的。据说雌雄jawfish在洞中完成交配后,雄鱼便用嘴将受精卵收集起来,在嘴中将卵孵化。 在达拉湾,每逢满月过后4、5天,便是Jawfish爸爸将鱼宝宝从自己嘴里吐出,放他们去自己闯天下的日子。这次我们“十一”过去正好是“中秋”过后没几天,能有机会拍到这样精彩的一刻,激动的心情当然溢于言表。 但是,要想成功拍到这样的画面也并非易事。导潜告诉我们困难有三: 1) 鱼爸爸吐仔的时间是凌晨5点45分。是的,您没看花眼,就是05:45,非常准时。因此,拍照的人必须5点半下海,迅速找到机位,准备好拍摄。 2) 吐仔前如果受到惊吓,鱼爸爸便会决定当天罢工,我们就会白跑一趟。 3) 吐仔的全过程也就持续两、三分钟,所以动作要快,才能把握住机会。 第一天,我们按时下水,在导潜的带领下找到了目标(其实就在jetty下面没多远)。一阵兴奋过后,便是耐心的等待。结果,啥也没有发生。据导潜讲,鱼爸爸只在05:45-06:00左右“干活儿”,过了这个点儿,今天就没戏了。我们只好怏怏而归。 第二天,导潜说好为我们每人各找一条jawfish来拍,以免互相干扰。但由于某些同学磨蹭,我们4人没能准时下水。我匆匆找到前一天的位置,示意导潜:我已就位。却见他手舞足蹈的,不知是啥意思。我趴在那里,大气儿不敢出地盯着洞里那“ET”,他也瞪着两个灯泡儿似的眼睛盯着我,名副其实的“大眼儿瞪小眼儿”。可能是这条鱼爸爸故意要考验我的耐性,当天死活还是没给我吐出来! 上岸后导潜讲,他刚一下水就看到一条鱼爸爸在吐仔,可叫了我们半天也没人理他。听完,我肠子都悔青了。据导潜讲:汉斯同学运气超好,身边有两条jawfish吐仔,可当他举着相机对准A时,A不吐,B却在一个劲儿地吐。等他转过身来将镜头对准B时,B已经吐完,A却开始狂吐。呵呵,联合起来拿汉斯同学开耍啊。 第三天,最关键的一天!因为只剩下一条还没吐仔,无论如何也要把握住机会!我们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,提前20分钟下水,提前进入战斗状态:三台相机各自找好位置,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。也许我们来得太早,洞口空空如也,鱼爸爸可能还没起床。过了大约10分钟,终于看到那个熟悉的小黑脑袋和架上面的两个大眼睛探出洞口来,再瞧瞧那张大嘴里,满满的鱼仔都快把嘴撑爆了——哈雷路亚! 选好位置: 调整角度: 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(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),所有目光都聚焦到ET的嘴部。只见ET的身子越来越向洞外探出,嘴张得也越来越大,嘿嘿,今天有戏! 突然,ET的大嘴张到已经不可能再大的角度,作出了几次呕吐状的动作。哈哈,这就是鱼爸爸吐仔的前兆啊!三台相机的闪光灯一阵狂闪,抓住了一个个的瞬间。当鱼爸爸第三次呕吐动作开始的时候,我们终于看到了小鱼宝宝一条条地开始从他嘴里飞出来,确切地讲是被“喷”出来 ——新的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诞生了! 看到鱼宝宝了吧: 还真不少啊! 各就各位...... 预备...... Action! Action,again! 生命之歌 返回《2007印尼达拉湾潜水之行》目录
☆ 任何见解欢迎到 潜水论坛 发布或与管理员联系 ☆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